Wednesday, May 31, 2017

馬塞爾·梅蘇拉姆(Marsel Mesulam)

神經學家馬塞爾·梅蘇拉姆
超級老人(Superager)
指記憶力和專注力不僅超出老年人的平均水平,還與健康活躍的25歲年輕人不相上下者。

Monday, May 29, 2017

不可殺人

1尊重人的生命
2尊重人的尊嚴
3維護和平

Friday, May 26, 2017

負荷理論(Load Theory)

1995年,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家尼利·拉維(Nilli Lavie)
負荷理論
在知覺負荷量較低(亦即從事較簡單的工作)的情形下,人腦擁有較充裕的注意力資源,在這樣的情況下,注意力機制執行選擇時會落在資訊處理過程的後期階段,因此人腦會分析較多外界刺激,所以較容易受到不相干刺激的干擾;在知覺負荷量較高(亦即從事較艱鉅的任務)的情形下,人腦必須將所有的注意力資源用來處理困難的作業,亦即注意力的選擇會出現在較早期之階段,因此沒有多餘的資源來處理不相干的刺激,以避免這些額外的不相干刺激進一步干擾正在進行的困難任務

 Lavie, Nilli (1995). "Perceptual load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elective attention"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21 (3): 451–468.

Monday, May 22, 2017

十字軍東征(Cruciata, 1096-1291)

在羅馬天主教教宗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國家(地中海東岸),發動了持續近200年的宗教戰爭。

Friday, May 19, 2017

東西教會大分裂(East–West Schism)

11世紀基督教會大分裂,分了希臘正教(東方正教會),及羅馬天主教(羅馬普世公教會)兩大宗。

Monday, May 15, 2017

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 1618-1648)

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全歐洲參與的一次大規模國際戰爭。這場戰爭是歐洲各國爭奪利益、樹立霸權以及宗教糾紛戲劇化的產物,戰爭以波希米亞人民反抗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西發里亞和約》而告結束。

Friday, May 12, 2017

《奧格斯堡和約》(Peace of Augsburg)

全稱《奧格斯堡國家及宗教和約》(德語:Augsburger Reichs- und Religionsfrieden),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與德意志新教諸侯於1555年9月25日在奧格斯堡的帝國會議簽訂的和約。

該和約提出「教隨國立」的原則,暫停了徐馬卡爾德戰爭(Schmalkaldischer War)。和約亦是第一次根據法律正式允許路德宗和天主教共存於德意志。

Monday, May 08, 2017

早期基督徒團體中的婦女

在早期基督徒團體中,婦女的角色相當重要,許多慷慨的貴族婦女為協助教會中的窮人和團體的需要,提供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其中所知的慷慨捐獻住宅和土地來作敬禮場所和墓地者有:
1普黎斯加(Prisca)
2盧奇娜(Lucina)
3普黎史拉(Priscilla)
4多彌蒂拉(Domitilla)
5康茂迪拉(Commodilla)、
6簡尼羅撒(Generosa)
7渥大維拉(Octavilla)

另有些在羅馬、非洲、西班牙、西西里、小亞細亞等地的基督徒婦女,為了忠於信仰而付出了自己寶貴的性命。 在羅馬最著名的女殉道者計有:
1依搦斯(Agnes)
2愛美楞霞(Emerentiana)
3則濟利亞(Cecilia)
4 巴西拉(Bassilla)
5貝諦斯(Beatrice)
6安日尼亞(Eugenia)
7德格拉(Thecla)
8彼得羅尼拉(Petronilla)
9斐理祺大(Felicity)、與七個兒子一起殉道,即西拉諾(Silanus)、 維大理(Vitalis)、馬歇爾(Martial)、 亞歷山大(Alexander)、 斐理斯(Felix)、斐理伯(Philip)和雅納略(Januarius)

Friday, May 05, 2017

拿戈瑪第經集(Nag Hammadi library)

1945年在上埃及地區的拿戈瑪第所發現的一系列莎草紙翻頁書。
這批翻頁書總共有五十多篇不同的文章,大多數都屬於早期基督教的諾斯底教派的經書。

抄本一 (亦被稱為「榮格抄本」):
《使徒保羅的祈禱》(The Prayer of the apostle Paul)
《雅各密傳》(The Apocryphon of James)
《真理的福音》(The Gospel of Truth)
《論復活》(The Treatise on the Resurrection)
《三部訓言》(The Tripartite Tractate)

抄本二:
《約翰密傳》(The Apocryphon of John)
《多馬福音》(The Gospel of Thomas)(語錄福音)
《腓力福音》(The Gospel of Philip)
《掌權者的本質》(The Hypostasis of the Archons)
《論世界的起源》(On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對靈魂的注釋》(The Exegesis on the Soul)
《爭戰者多馬書》(The Book of Thomas the Contender)

抄本三:
《約翰密傳》(The Apocryphon of John)
《埃及人福音》(The Gospel of the Egyptians)
《蒙福的尤格諾斯托》(Eugnostos the Blessed)
《耶穌的智慧》(The Sophia of Jesus Christ)
《與救主的對話》(The Dialogue of the Saviour)

抄本四:
《約翰密傳》(The Apocryphon of John)
《埃及人福音》(The Gospel of the Egyptians)

抄本五:
《蒙福的尤格諾斯托》(Eugnostos the Blessed)
《保羅啟示錄》(The Apocalypse of Paul)
《雅各啟示錄(一)》(The First Apocalypse of James)
《雅各啟示錄(二)》(The Second Apocalypse of James)
《亞當啟示錄》(The Apocalypse of Adam)

抄本六:
《彼得與十二使徒行傳》(The Acts of Peter and the Twelve Apostles)
《雷:完美的思想》(The Thunder, Perfect Mind)
《有權柄的教訓》(Authoritative Teaching)
《我們偉大力量的觀念》(The Concept of Our Great Power)
柏拉圖所著《柏拉圖理想國588a-589b》(Republic by Plato)原作並非諾斯底(靈知)主義著作,但在拿·戈瑪第文庫中的版本已大幅被當時的諾斯底(靈知)思想編修
《第八與第九的論說》(The Discourse on the Eighth and Ninth) - a Hermetic treatise
《感恩禱告》(The Prayer of Thanksgiving (with a hand-written note))- a Hermetic prayer
《阿斯比烏21-29》(Asclepius 21-29)- another Hermetic treatise

抄本七:
《沙姆意解》(The Paraphrase of Shem)
《偉大的塞特第二篇》(The Second Treatise of the Great Seth)
《彼得啟示錄》(Gnostic Apocalypse of Peter)
《秀華奴的教導》(The Teachings of Silvanus)
《塞特三柱》(The Three Steles of Seth)

抄本八:
《唆斯特利阿努》(Zostrianos)
《彼得致腓力書信》(The Letter of Peter to Philip)

抄本九:
《麥基洗德》(Melchizedek)
《挪利亞之思想》(The Thought of Norea)
《真理的見證》(The Testimony of Truth)

抄本十:
《馬薩娜斯》(Marsanes)

抄本十一:
《知識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Knowledge)
《瓦倫廷註解》(A Valentinian Exposition),《論聖膏》(On the Anointing),《論洗禮》(一、二)(On Baptism (A and B))及《論聖餐》(一、二)(On the Eucharist (A and B))
《阿羅基耐》(Allogenes)
《依斯弗》(Hypsiphrone)

抄本十二:
《塞克吐斯語錄》(The Sentences of Sextus)
《真理的福音》(The Gospel of Truth)
片段(Fragments)

抄本十三:
《三形的普洛特諾尼亞》(Trimorphic Protennoia)
《論世界的起源》(On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Monday, May 01, 2017

聖女瑪利亞瑪達肋納(St. Mary Magdalen)

瑪利亞•瑪達肋納生於猶太的伯大尼,是拉匝祿和瑪爾大的妹妹。及筓的時候,生活放蕩 浪漫,有城中「罪婦」之稱。她聆聽了耶穌的教訓,痛改前非,悔罪與愛主之情,油然勃發。有一天,一個法利塞人,請耶穌去吃飯;入席時,那罪婦進來,跪在耶穌面前,淚流滿面,用眼淚洗濯耶穌的聖足,再用自己的頭髮揩拭和香油敷抹。

耶穌聖身高懸苦架時,有幾位婦女遠遠地觀看著,其中有瑪利亞瑪達助納。

瑪竇福音記載:安息日過了,一週的第一日,天快亮時,瑪利亞瑪達助納和另一個瑪利亞來看墳墓。忽然發生了大地震,上主的天使從天降來,上前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他的容貌好像閃電,他的衣服潔白如雪。天使對婦女說道:「你們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尋找被釘死的耶 穌。祂不在這裏了。祂已經由死者中復活了。」她們趕快離開墳墓,跑去報告門徒。正在那時,耶穌迎面而來,對她們說:「願你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