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音(Cain)
亞當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厄娃,厄娃懷了孕,生了加音說:「我賴上主獲得了一個人。」(創4:1)
2亞伯爾(Abel)
3舍特(Seth)
亞當又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她生了個兒子,給他起名叫舍特說:「天主又賜給了我一個兒子,代替加音殺了的亞伯爾。」(創4:25)
Tuesday, June 30, 2015
Monday, June 29, 2015
伯恩斯抑鬱症清單(Burns Depression Checklist, BDC)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David D•Burns博士設計出抑鬱症的自我診斷表:
共有20題,主要是過去1星期或現在的個人感覺評定。
評分為0至3分,沒有,為0分; 輕度,為1分; 中度,為2分; 嚴重,為3分。
1. 你是否一直感到傷心或悲哀?
2. 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3. 你是否覺得自己没有價值或自以為是一個失敗者?
4. 你是否覺得力不從心或自嘆比不上别人?
5. 你是否對任何事都自責?
6. 你是否在做决定時猶豫不决?
7. 這段時間你是否一直處於憤怒和不滿狀態?
8. 你對事業、家庭、愛好或朋友是否喪失了興趣?
9. 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無動力?
10. 你是否以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11. 你是否感到食慾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飲暴食?
12. 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體力不支、昏昏欲睡?
13. 你是否喪失了對性的興趣?
14. 你是否經常擔心自己的健康?
15. 你是否認為生存没有價值,或生不如死?
測試後,請算出你的總分並評出你的抑鬱程度。
0~4分,没有抑鬱症;
5~10分,偶爾有抑鬱情緒;
11~20分,有輕度抑鬱症;
21~30分,有中度抑鬱症;
31~45分,有嚴重抑鬱症。
中度和嚴重抑鬱症要立即到心理專科診治。
共有20題,主要是過去1星期或現在的個人感覺評定。
評分為0至3分,沒有,為0分; 輕度,為1分; 中度,為2分; 嚴重,為3分。
1. 你是否一直感到傷心或悲哀?
2. 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3. 你是否覺得自己没有價值或自以為是一個失敗者?
4. 你是否覺得力不從心或自嘆比不上别人?
5. 你是否對任何事都自責?
6. 你是否在做决定時猶豫不决?
7. 這段時間你是否一直處於憤怒和不滿狀態?
8. 你對事業、家庭、愛好或朋友是否喪失了興趣?
9. 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無動力?
10. 你是否以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11. 你是否感到食慾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飲暴食?
12. 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體力不支、昏昏欲睡?
13. 你是否喪失了對性的興趣?
14. 你是否經常擔心自己的健康?
15. 你是否認為生存没有價值,或生不如死?
測試後,請算出你的總分並評出你的抑鬱程度。
0~4分,没有抑鬱症;
5~10分,偶爾有抑鬱情緒;
11~20分,有輕度抑鬱症;
21~30分,有中度抑鬱症;
31~45分,有嚴重抑鬱症。
中度和嚴重抑鬱症要立即到心理專科診治。
Friday, June 26, 2015
心智工具(Tools of the Mind)
戴蒙用波卓娃(Elena Bodrova)和梁(Deborah Leong)的「心智工具」課程來減緩這些衝動的孩子。
其中一個技術是有結構的遊戲(structured play):如果老師請一個4歲的孩子站著不要動,越久越好,小孩平均只能乖乖地站1分鐘;相反的,在假扮遊戲中要孩子扮演工廠的警衛,這時他可以站4分鐘。
戴蒙發現玩「心智工具」遊戲的孩子在需要執行功能的測驗上,分數較高。
Bodrova, E., “Make-believe Play vs. Academic Skills: A Vygotskian Approach to Today’s Dilemma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2008
其中一個技術是有結構的遊戲(structured play):如果老師請一個4歲的孩子站著不要動,越久越好,小孩平均只能乖乖地站1分鐘;相反的,在假扮遊戲中要孩子扮演工廠的警衛,這時他可以站4分鐘。
戴蒙發現玩「心智工具」遊戲的孩子在需要執行功能的測驗上,分數較高。
Bodrova, E., “Make-believe Play vs. Academic Skills: A Vygotskian Approach to Today’s Dilemma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2008
Monday, June 22, 2015
蟲洞(Wormhole)
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
蟲洞是191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
1930年代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間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
蟲洞是191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
1930年代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間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
Friday, June 19, 2015
直接資助計劃(Direct Subsidy Scheme)
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
1991年9月起,在中學推行
1991年,五所「愛國學校」、五所國際學校,以及恆生商學院提交申請
2001年,計劃同時擴展至香港小學
2012年9月,增至73所
1991年9月起,在中學推行
1991年,五所「愛國學校」、五所國際學校,以及恆生商學院提交申請
2001年,計劃同時擴展至香港小學
2012年9月,增至73所
Monday, June 15, 2015
伯納德·亨利·斯皮爾斯伯里爵士(Sir Bernard Henry Spilsbury)
伯納德·亨利·斯皮爾斯伯里爵士(Sir Bernard Henry Spilsbury,1877年5月16日-1947年12月17日),英國病理學家及司法科學家,被認為是英國的第一位司法科學家。他一生中破過許多著名案件,是當時司法科學界的權威,惟亦曾經因為盲目專斷而誤判。
Friday, June 12, 2015
陶爾(Victoria Talwar)
2011年,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研究者陶爾(Victoria Talwar)等人調查西非兩所幼兒園三至四歲孩子,其中一所使用體罰。
使用體罰的那所學校,孩子會為了害怕被體罰而說謊。
這個研究在孩子的背後放玩具,告訴小孩不准轉身偷看,研究者藉故離開了一下。
當然所有的孩子都偷看了,但有用體罰那間的小孩,九成都說自己沒看,沒體罰學校的有五成小孩說自己沒看。
接著,要這兩批孩子「猜」玩具是什麼。如果「猜」中,就是很爛的說謊者。
不體罰學校的孩子有七成都「猜」中,但體罰學校的孩子為了圓謊,猜中的只有三成。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體罰並無法降低不良行為的發生,反而讓孩子為了掩飾不良行為,找各種方式逃避體罰,發展出說謊、圓謊的逃避手法。
A Punitive Environment Fosters Children’s
Dishonesty: A Natural Experiment - Child Dev. 2011 Nov; 82(6): 1751–1758.
Monday, June 08, 2015
謊言
2008年,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陶爾(Victoria Talwar),設計了一個名為「偷看遊戲」的實驗,嘗試了解小朋友說謊的行為。
首先研究人員將小朋友帶到一個小房間,叫他一起玩「估玩具遊戲」,即小朋友背向研究人員,然後研究人員拿出一件玩具,令玩具發出聲音,再要求小朋友單憑聲音,估出那是甚麼玩具。能夠連續估中三次便有奬。
頭兩次研究人員會刻意讓小朋友估中。
到最後一題,研究人員拿出一個玩具足球,放在一張會播音樂的生日卡上面。這情形,小朋友當然毫無頭緒,但在他還未開始時,研究人員會扮突然有事,要離開一會。而離開之前,研究人員會叮囑小朋友:「你千萬不要偷看!」
走出房間後,研究人員會透過閉路電視監察小朋友有沒有偷看。幾分鐘後,研究人員再返回房間,如果小朋友估中是足球的話,研究人員就會問:「你剛才有沒有偷看?」
結果發現,三歲的小朋友當中,只有三分之一會偷看,而大部分有偷看的小朋友事後都會承認。但四歲的小朋友當中,有80%會偷看!而當中的80%還會說謊,否認有偷看過!
陶爾認為,小朋友學會說謊,其實是智力發展上的里程碑。能夠認清真相,然後想像出一個不存在的假象,再去說服其他人相信這假象,需要一定的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
Social and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Children’s Lying Behavior-Child Dev. 2008 Jul-Aug; 79(4): 866–881.
首先研究人員將小朋友帶到一個小房間,叫他一起玩「估玩具遊戲」,即小朋友背向研究人員,然後研究人員拿出一件玩具,令玩具發出聲音,再要求小朋友單憑聲音,估出那是甚麼玩具。能夠連續估中三次便有奬。
頭兩次研究人員會刻意讓小朋友估中。
到最後一題,研究人員拿出一個玩具足球,放在一張會播音樂的生日卡上面。這情形,小朋友當然毫無頭緒,但在他還未開始時,研究人員會扮突然有事,要離開一會。而離開之前,研究人員會叮囑小朋友:「你千萬不要偷看!」
走出房間後,研究人員會透過閉路電視監察小朋友有沒有偷看。幾分鐘後,研究人員再返回房間,如果小朋友估中是足球的話,研究人員就會問:「你剛才有沒有偷看?」
結果發現,三歲的小朋友當中,只有三分之一會偷看,而大部分有偷看的小朋友事後都會承認。但四歲的小朋友當中,有80%會偷看!而當中的80%還會說謊,否認有偷看過!
陶爾認為,小朋友學會說謊,其實是智力發展上的里程碑。能夠認清真相,然後想像出一個不存在的假象,再去說服其他人相信這假象,需要一定的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
Social and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Children’s Lying Behavior-Child Dev. 2008 Jul-Aug; 79(4): 866–881.
Saturday, June 06, 2015
Friday, June 05, 2015
愛倫( Ellen Sandseter)
2011年挪威(Queen Maud UNIVERSITY College)心理學家愛倫( Ellen Sandseter) 發表研究報告,嘗試解釋「風險活動」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
根據愛倫定義,「風險活動」是指一些可以給小朋友刺激快感,但同時又存在受傷風險的活動。基本上可分為六大類:
- 爬高 (play with great heights)
- 速度活動 (play with high speed)
- 玩弄危險工具 (play with dangerous tools)
- 危險環境附近活動 (play near dangerous elements)
- 玩打交 (rough-and-tumble play)
- 玩走失/消失 (disappear / get lost)
Sandseter, E. and Kennair, L., “Children’s Risky Play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The Anti-Phobic Effects of Thrilling Experience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1 Jun 21;9(2):257-84
根據愛倫定義,「風險活動」是指一些可以給小朋友刺激快感,但同時又存在受傷風險的活動。基本上可分為六大類:
- 爬高 (play with great heights)
- 速度活動 (play with high speed)
- 玩弄危險工具 (play with dangerous tools)
- 危險環境附近活動 (play near dangerous elements)
- 玩打交 (rough-and-tumble play)
- 玩走失/消失 (disappear / get lost)
Sandseter, E. and Kennair, L., “Children’s Risky Play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The Anti-Phobic Effects of Thrilling Experience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1 Jun 21;9(2):257-84
Monday, June 01, 2015
教育與滅貧
耶穌會大學 Jesuit Liberal Arts College
https://www.facebook.com/?ref=tn_tnmn#!/jlac.hk
Pls like & share. Thx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