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31, 2012

10個求職面試中的不當言行(10 Inapproriate Things Said during Job Interviews)

過度分享個人信息已經成為求職時的一大錯誤做法。
2010年,紐約就業指導羅伊科恩(Roy Cohen)在《華爾街專業人士生存指南》(The Wall Street Professional's Survival Guide)提出10過度分享個人信息的例子

1期望雇主能夠容忍自己面臨著的問題
2在面試中提出重大的人格缺陷﹐尤其是當它們涉及人身傷害3面試過程中任何程度的挑逗(無論是暗示還是明示)都絕不應該發生
4提供超出面試範圍的信息可能會讓他們質疑你是否適合工作
5談話偏離了應聘者是否勝任工作的主題
6在面試當中詆毀他人
7舉止奇怪和不專業8提及那些粗野的﹑具有爭議的實際事例和經驗
9身體過分暴露
10在面試中提及朋友或親人的去世

Monday, May 28, 2012

語文遮蔽效應(Verbal overshadowing effect, VOE)

1990年,美國心理學家修勒(Jonathan Schooler)的實驗,指出語文化描述對非語言認知的阻礙效應。

人類大腦左半球以語言思考,右半球以圖像思考。當您運用語言文字來描述一副臉孔時,你的視覺記憶會遭到排擠移除,你的思維從右腦轉向左腦。因此當你第二度面對臉孔時,喚起的記憶是你對容貌的語文描述,而不是視覺意象。

Friday, May 25, 2012

郝德森(Liam Hudson)

1965年,英國心理學家郝德森的英國學童研究中,提出了一道想像力的問題:
寫出磚塊的用途,愈多愈好。



Monday, May 21, 2012

約翰·巴赫(John A. Bargh)

1996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巴赫的預先設定實驗(Priming experience),研究潛意識。

實驗要求紐西蘭大學的學生先做句子重組測驗。第一組大學生拿到的測驗是以「好勝」(aggressively)、「魯莽」(rude)和「侵擾」(interrupt)等字彙為主題。第二組大學生拿到「尊重」(respect)、「體貼」(considerate)、和「有禮」(polite)等字彙的測驗。這兩組求字彙的用意是讓受試者運用這些字彙建構句子,藉此促發他們對「有禮」或「魯莽」的思維。
大學生完成句子重組測驗後,需要通過長廊到一間實驗室,接受下一項測驗。他們抵達實驗室時,看見實驗負責人在門前和一名預先安排的人員交談。
結果,第一組大學生的平均等待時間是大約5分鐘;第二組大學生的平均等待時間是大約10分鐘,佔82%,原因是實驗設定在10分鐘完成

Friday, May 18, 2012

幸福婚姻7守則(The Seven Principles of Making Marriage Work)

1999年,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在華盛頓大學的愛情實驗室(Love lab)研究,提出幸福婚姻7守則(The Seven Principles of Making Marriage Work)。

幸福婚姻7守則
1分享內心世界(Enhance Your Love Maps)
2培養愛慕情誼(Nurture Your Fondness and Admiration)
3小地方互相關懷(Turn Toward Each Other Instead of Away)
4接受另一半的影響(Let Your Partner Influence You)
5學習衝突新解(Solve Your Solvable Problems)
6與永久問題和平共處(Overcome Gridlock)
7創造共同的人生意義(Create Shared Meaning)

Monday, May 14, 2012

提摩西.威爾森(Timothy Wilson)

2002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威爾森在《自己就是陌生人》(Strangers to Ourselves)指出:「心智運作的效率若要達到最高水平,就必須將一大部分高層次的複雜思緒託付給潛意識;就如同當代噴射客機能夠仰賴自動化飛航系統,盡量減少人為的、『有意識的』駕駛動作。對於衡量處境、警示危險、設定目標與發起行動,『適應潛意識』都獨擅勝場,方法巧妙,效率卓越。」

Friday, May 11, 2012

學券制(Voucher)

195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在《經濟學和公共利益》提出學券制。
學券制的出現背景是社會普遍對教育不滿意,如學生的學習和成效不理想,但是政府作為整體教育開支的主要來源,卻不能輕易實施任何教育政策,作為家長的,也不能左右學校的教育模式,令人感到學校好像是在閉門做車,有山頭主意的感覺,更甚的是如果學校辦得不好,政府和家長也不能輕易迫學校改革,但是資助還是的繼續。
佛利民於是建議,政府對每個學生發出學券,讓學生家長去選擇他們覺得對自己子女學習最理想的學校就讀,而學校便拿著學券向政府取回等同政府對每個學生的資助金額,學校更可以向家長收取額外的收費。

Monday, May 07, 2012

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IEP)

每個障礙學生應擁有一份書面的個別化教育計畫,以符合該生的特別需求。

1975年,美國通過《94-142公法》,即「全體障礙兒童教育法案」(The Educa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 of 1975, EAHCA)。

1廣泛進行障礙兒童的篩選與確認的工作;
2估計障礙學生的人數,避免錯估或高估;
3確保3-21 歲障礙兒童得到免費而適當的公共教育(free appropriate public education);
4確保所有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方案之提供(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5確保障礙兒童所接受的教育過程為完整連續性的學習情境;
6確保提供障礙兒童最少限制的學習環境(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
7確保執行非歧視性的測驗與評量;
8確保障礙兒童及其父母相關的權益,如對家長、學生和相關服務人員之訴訟程序保障(due-process safeguards);
9確保以機密性過程處理障礙兒童的個人資料                 

Friday, May 04, 2012

數學能力

請看看下列數字,並大聲地唸出來:4、8、5、3、9、7、6。
好,現在轉過頭去,花二十秒把這串數字背起來,再大聲說出來。
你若是中國人,幾乎每次都可答對。
然而,如果你是以英語為母語者,正確無誤說出來的機率約是一半。為什麼呢?

在人類大腦中,負責語文訊息短暫儲存的聲韻迴路部門,對聲韻和語言訊息的保留大約是兩秒。
因此,我們在兩秒內複誦的訊息都很容易記起來。
由於中文數字的發音非常簡短,在兩秒內就可念完4、8、5、3、9、7、6這串數字,但以英語為母語者,常常說一個數字就要耗掉一、兩秒。

中文、日文、韓文的數字說法都很有規則,而且合乎邏輯,如中文的二位數「十一」、「十二」、「二十四」,都是先說十位數,再加上個位數。

相形之下,西方語言和亞洲語言的數字命名系統有很大的不同。例如「14」、「16」的英文是:「fourteen」、「sixteen」。「11」、「12」的說法是:「eleven」、「twelve」。雖然大於二十的數字,英文會照一定的規則,先說十位數,再說個位數,如「twenty-one」(21)、「twenty-two」(22),但十一至十九的數字,我們又倒過來,先說個位數,再說十位數,如「fourteen」(14)、「seventeen」(17)。可見英文的數字命名系統很不規則。

因此,亞洲兒童學算術要比美國小孩快。

一般四歲大的中國兒童就能從一數到四十,而同年齡的美國小孩則只能數到十五,大多數的孩子要到五歲,才能數到四十。

換言之,以基本數學能力而言,美國小孩要比中國孩子落後一年。

Tuesday, May 01, 2012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紐約客雜誌作家
《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 2000)
《決斷2秒間》(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2005)
《異數》(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