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間行為(Intergroup behaviour)
在1971年,社會學家亨利‧泰弗爾(Henri Tajfel) Tajfel, H., Turner, J. C. 設計了一場實驗,它顯示出只需要一點推力,人們就能輕易地將自己投入一個新創立的團體中。
這個實驗簡單明瞭:
受試者為十四及十五歲的男孩。他們被帶進一個實驗室中,看一些克利(Klee)及康定斯基(Kandinsky)的畫作,接著被告知他們從中選出的畫作將決定他們會加入兩組中哪一組。
當然,一切都只是設計好的騙局,目的只是要在這些受試者心中區分出「我們」及「他們」而已。實驗者不讓這兩群男孩們知道誰也在他們那一組裡,或是這樣分組的意義在哪裡以及他們加入這一組的好處及壞處是什麼。
在區分完成之後,這些男孩一次一個被帶進小房間中,然後要他們分配虛擬錢幣給這兩組中的成員。他們唯一知道的只有每位男孩的編號,以及隸屬的組別。
金錢的分配有著一套的規定,是設計用來瞭解這些男孩喜歡哪些人:是同一組的,或是另一組的。而這些規定在不同的試驗中會稍有不同,以便測試其他不同的理論。
結果呢?
從虛擬貨幣分配的情形得知,這些男孩的確證實了典型團體會員的行為標記:跟另一組相比,他們比較喜歡自己這一組。這種行為模式不斷地在許許多多的實驗中出現,而且你相信嗎?它也可以在其他更小型的實驗中複製出同樣的結果。
也就是說,給這些男孩一個他們不感興趣的主題,然後在短短三十秒內,他們必須做出一項不知有什麼結果的選擇。雖然連同組的人是誰都不知道,這些男孩仍舊以他們所認定的組員身份做出選擇,且其後的測試發現,若給予更少的資訊,這些受試者依舊會展現出他們對所屬組別的忠誠。
泰弗爾實驗的結果後來也不斷地被證實,從此可以得知人類天性中真實的一面,以及我們內心深處渴望與其他人產生連結的根本需要。這些結果讓我們得以窺視現代全球經濟難題的一角,也就是無法抗拒與他人產生連結的渴望,而且是不顧一切的想完成的渴望,沒有任何事情比這種渴望更能闡釋未來幾十年所會發生的事了。也就是這種來自內心深處的衝動,讓我們回到當初擺脫傳統束縛,迎向各項選擇和機會的時刻,那時歷史正朝向不可預知的方向滾動,而就算是最合理的前兆都變得一片混亂。
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最適合處於互信的小團體中。今日的科技,尤其是網路,讓我們不僅能夠溝通,還能讓我們依據遠古而來的衝動,形成新的社會架構類型。你到處都能見到人們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彼此連絡、合作且彼此競爭,然而,我們在利用網路的同時,也摧毀著昔日代表同樣功能的東西,也就是各項機構(如圖書館、影片出租店、書店)、中間商(音樂公司、電影院)以及其他傳統(日報、晚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